原文作者: Barbara Oakley
作者將大腦學習區分成兩種模式 專注模式->見樹 發散模式->見林 如何見樹又見林,兩種模式如何切換?讓大腦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學習是本書的重點 專注模式:專注在解決特定問題,用來對付熟悉且操作熟練的事情 發散模式:偏向大方向思考,適用於學習新事物 可以利用運動 散步 睡眠啟動發散模式,用大局及概念架構學習新事物,再慢慢專研細節 工作記憶及長期記憶 過去認為工作記憶(短期記憶)只能紀錄7個記憶組塊,有新的研究認為只能記得4個組塊,所以當大腦接受新知識時,只能記得4個,但會隨著複習次數及熟練,四個組塊會慢慢變成一個,然後進入長期記憶,而睡眠有助此過程 建構記憶組塊的過程 1.專心研讀資料 2.理解要點 3.建立脈絡 形成組塊並綜觀全局 而回想是促進組塊形成的絕佳方法 治療拖延症 1.習慣四部曲à提示-例行動作-獎賞-信念 2.小成就->小獎賞->逐漸喜歡學到更多 3.專注過程而非結果 4.番茄鐘工作法 5.用心智對比激勵自己-想像成功後的美好 建立強大記憶組塊七個步驟 1.從頭到尾做完一道題目 2.再做一遍 3.休息 4.睡覺前再做一次 5.再做一遍-焦點放在困難的地方 6.加一道新的題目 7.進行腦內動態重複 增強記憶力 1.圖像記憶法:宮殿記憶法-回想熟悉的地方,把它當成視覺筆記本,在上面存入想記住的觀念圖像 2.建立譬喻或類比-費曼學習法 3.重複練習和間隔練習 4.建立有意義的群組 5.故事 6.肌肉的記憶與運動 好老師的價值 真正厲害的好老師,會把要給學生的學習素材弄得既簡單卻又深刻 十種好的讀書方法 1.回想學習內容 2.檢驗自己-學習卡 3.建立問題組塊 4.間隔練習 5.交替練習不同的解題技巧 6.休息 7.運用說明式質問法和簡單的類比-費曼學習法 8.專注 9.先吃掉青蛙-先解決最困難的工作 10.使用心理對比 十種糟糕的讀書方法 1.被動式反覆閱讀 2.畫了滿篇重點 3.只是看解答以為自己懂了 4.最後一刻的臨陣磨槍 5.重複練習已經知道如何解答的題型 6.把讀書小組變成聊天大會 7.做題目之前沒有讀課本 8.不找老師或同學討論不明白的地方 9.不斷分心 10.睡眠不足
0 Comments
(作者為台南市立海佃國中歷史科教師、東海大學社會系博士生。) 108課綱即將上路,這波教育新浪潮正在席捲各級學校,各縣市教育局密集規劃108課綱相關研習,希望讓老師能提早認識新課綱並能及早準備。 光是這兩週,我就參加了三場課綱研習,應該很多教師都跟我一樣。我們可以體會到教育當局推動的用心,但是推動的方式與成效究竟如何?是筆者想要探討的重點,也藉由本文分享我參加完三場108課綱研習之心得感想。 說不清楚的「核心素養」我所參加的三場研習,都將焦點放在108課綱的新亮點「素養導向教學」上。素養教學將成為十二年國教的發展主軸,依據教育部所給的定義: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核心素養強調多面向的學習,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,學校教育不再只以學科知識作為學習的唯一範疇,而是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,重視學習者能夠運用所學於生活情境中。 這種強調素養導向的教學與九年一貫所強調的「帶著走的能力」有什麼區別?對此,筆者特別去查了教育部「常見問答」網站,得到的答案是: 「素養」要比「能力」更適用於當今臺灣社會,「核心素養」承續過去課程綱要的「基本能力」,但涵蓋更寬廣和豐富的教育內涵。 總歸一句,反正「素養」就是「能力」的進化版,但多出來的到底是什麼?恐怕很難明確知曉。 研習手冊對於素養有更一進步的解釋。素養包括重視學習者的主體性、情意態度、情境結合的學習、學習歷程與策略、整合活用……這些包山包海的詞彙漂亮卻略顯空洞,對我來說卻有種莫名的熟悉感。這些東西不是早在九年一貫就已經講過,為什麼還要再說一次?難道教育當局忘記自己曾經講過嗎? 精美包裝與漂亮詞彙下,教育者真正在意的事這三場研習有幾個共同點:首先,講師所使用的PPT幾乎完全相同,研習的書面資料也幾乎完全相同,推測必然是教育部公定版。看到PPT的精彩動畫、厚厚的一疊書面資料,裡頭充斥感性的教育用語、精美的美編設計,這與當年火熱登場的九年一貫幾乎如出一轍,但是九年一貫的最後的結果卻是口號多過於實際。 第二個共通點是,正因為三場研習資料幾乎完全相同,演講者論述的方式也大同小異,筆者也就被迫同樣內容重複聽三遍,最感無奈是即使聽了三次還是搞不懂「素養」與九年一貫的「能力」之區別是什麼?三場研習下來,如同是對過去的九年一貫做總複習,頂多就是把感動的口號改掉,內容其實大同小異,也就是舊酒裝新瓶的概念,實在了無新意。 第三個共同點是,三場研習都要求實作產出,所以研習單位準備了大張圖畫紙、彩色筆,便利貼,這就是中小學老師最不喜歡的「貼貼樂研習」,在場的中小學老師被迫畫了許多幼稚的圖畫、寫了硬掰出來的課程與教學計劃,最後張貼在公佈欄,最莫名其妙的還要當眾上台講解,老師只能將瞎扯功力發揮到極限,真讓人哭笑不得。到底這些產出有多少是真的?大家心知肚明,反正上頭要求這樣做,我們下面就是照做,一切都是配合演出。 此外,實作成果的產出無論是步驟、格式、寫法、成果展出,三場研習都有相同嚴格的規定,這其中是為什麼?講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,想必就是聽從上級單位指示一路往下規定。翻開研習手冊,看到素養教學強調打破知識框架,真是格外諷刺。 但是,筆者注意到一點,當參與的老師一有實做成果產出,研習單位的工作人員就會火速拍照,依據經驗推測,這些照片都將成為研習的成果資料以作為辦理經費核銷之證明,這樣的辦理方式究竟具備多大的實質意義?台灣的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太多的虛假與形式,胡亂浪費國家公帑,最大的受害者恐怕是我們的莘莘學子。如果108課綱的推動一開始就是如此,對於108課綱的未來我們深感憂心。 ~莫斯利自然科團隊總結如下~ 對108學年度入學的國小新生之影響: 幾乎無影響 對108學年度入學的國中新生之影響: 影響很小,多了'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' 對108學年度入學的高中新生之影響: 影響最大,多了'部定必修'與'校內選修課程',學測採計5科選4科,學習歷程(在校成績)取代備審資料,即強調平時努力成果的重要性 2019.5.27 新文章
108新課綱 自然科與舊課綱的簡易比較分析 |
Categories |